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11/11/content_616543.html
“更新改造希望获得更具体的指导”“建议改造后容积率可提升至3.0”“期待与周边厂区联动更新,打造规模化产业园区”……近日,滨海新区围绕即将出台的《关于全面推动袍江片区产城更新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意见》,连续召开多场企业恳谈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为两项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实践依据。
“搜集到的意见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提供了重要依据。”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徐学超介绍,恳谈会上约90%的企业表达了实施二次更新项目的意愿,部分企业已率先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正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民营经济是区域发展的“脊梁”,营商环境优化是政府的应尽之责。近期以来,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滨海新区扎实开展“爱企行动再加力、营商环境再优化”行动。连日来,新区各相关部门通过精准服务、政策赋能、生态优化等举措,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以服务之“优”解企业之“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浙江锦强针纺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斗门街道的一家纺织企业,专注于梭织化针织面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适应发展需求,企业今年计划投入1500万元引进新型纺机,升级生产线、扩大产能。斗门街道获悉后迅速对接,主动推送工业设备更新支持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让我们能更集中精力搞研发与拓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谢丙木说。
与企业同频共振,关键要从企业需求出发。基于此,由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的“暖企行”活动走进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与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开展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导,帮助企业梳理可享红利,筑牢合规经营防线。
作为服务企业的“核心枢纽”,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已整合政策、招商、产业、人才、项目审批等9大增值服务板块,构建起“1个中心+4个分中心”的全域服务网络。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形成“诉求收集、协调处置、跟踪反馈、分析研判、举一反三”的涉企问题全链条闭环处理机制,确保企业反映“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持续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在常态化开展“爱企”行动的同时,新区还建立健全企业与项目联系工作机制,搭建政企沟通“快速路”。目前,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已对属地企业及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机制,加强精准帮扶和常态化指导,及时响应企业诉求。此外,前不久成立的新区企业家协会也积极发挥作用,广泛收集企业困难与建议,进一步拓展沟通渠道。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先手棋’,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加强要素保障,为新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集群全链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