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10/21/content_612977.html
标准厂房依次排列、基础配套一应俱全,位于诸暨经济开发区的“杭州港”二期生产基地,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我们即将扎根这里,携手构建移动医疗健康数字化新生态。”杭州质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成栋透露,选择落户诸暨,核心吸引力正是地处杭城的科创飞地“诸暨岛”。
“‘诸暨岛’已与‘杭州港’形成‘一岛一港’双向联动发展。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能双向共享智库专家资源,让我们能放开手脚投身创新研发。”走进1800平方米的新厂房,汪成栋心中满是憧憬——这里即将启用动态心电记录仪、贴片式心电传感器等全自动生产流水线,项目投产指日可待。
质子科技智能传感医疗设备项目的落地,并非偶然个案,而是诸暨市聚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战略缩影。作为诸暨当前重点培育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诸暨经开区“1+2+1”产业体系的核心主导产业。近年来,诸暨经开区聚焦生物原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等领域,持续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壮大,先后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建成“杭州港”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引进国际联合IVD创新基地,累计招引落户聚源生物、鼎持生物、恩康医药、奥绿新、加立生物等重点项目10余个,集聚柏视医疗等相关企业60余家,其中10余个项目由高端人才领衔,一幅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圈”图景正加速成型。
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难”,是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如何打破地域壁垒、共建产业生态?诸暨依托我省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战略布局,以“做大隐形冠军、做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生态”为目标,搭建“异地研发孵化—本土转化生产”区域联动产业平台——“诸暨岛—杭州港”。
2017年底,诸暨率先在杭州设立科创飞地“诸暨岛”。此后,通过“腾笼换鸟”、余缺对接等方式,整合明龙厂区闲置空间约3万平方米、神鹰厂区闲置空间约6万平方米,先后建成“杭州港”一期与二期项目。“一岛一港”双向联动格局正式形成,成功引育汇健科技、壹生科等20余家生物医疗企业,生命健康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凸显。
“这一模式不仅撬动了杭诸两地优势资源的双向流通,更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诸暨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研发+转化”的研用融合良性循环,对初创型科技企业及诸暨新兴产业集聚壮大,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何“引得进”企业,更“留得住”企业?这是科创飞地建设的关键课题。记者了解到,尽管“诸暨岛”与“杭州港”分处两地,但已实现“两地一体化”服务:“诸暨岛”专业运营团队为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政策对接、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杭州港”企业可同步享受;针对“杭州港”入驻企业,当地推出减免房租、发放装修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给予人才项目资助等一揽子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杭州港一期、二期运营已渐入佳境,“飞地”资源得到充分激活。借助资本赋能,已形成基金集聚效应,带动“朋友圈”更多优质资本涌入。在这样优质的发展环境下,不少具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视野的企业主动把握机遇入驻“杭州港”,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专注于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创新科技企业,杰毅生物率先成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病原宏基因组全自动智能化检测产品解决方案。入驻“杭州港”二期后,企业规模迅速壮大,近期已正式投产。公司有关负责人王奎认为,“诸暨岛—杭州港”集结了杭州都市圈的前沿信息、金融资本、数字技术、人才智慧,以及临杭热土诸暨的产业基础、块状集群、政策红利,对企业极具吸引力。“我们计划在‘诸暨岛’设立研发基地,集聚杭州的高端要素资源进行技术攻关,开拓发展新空间。同时将科研成果在诸暨实现产业化,做强诸暨正在大力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真正实现双赢。”王奎说。
如今的“诸暨岛”,已成为新崛起的科创高地,跨越地域与“杭州港”实现“深度拥抱”,构建起一条“异地研发孵化—本土转化生产”的区域联动产业培育新路径。借力“飞地”优势,诸暨已形成了覆盖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基因诊疗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
“接下来,诸暨将持优化平台、强化载体、培育孵化沃土,全力构筑汇聚创新资源的‘强磁场’。”诸暨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在探索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