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09/12/content_606876.html
9月11日,全省“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创新构建“土特产富”全链发展新模式,有效推动农业产业优质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相关经验做法会上获得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我市系统推进组织、规划、品牌、金融、数字五大赋能行动,全力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上半年,全市11条主要“土特产”全产业链总产值411亿元,稳居全省首位。
组织赋能,激活产业新动能。我市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一线、资源聚在链内,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目前,全市11条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已建立联合党组织,还设立了全产业链党员活动中心、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和科技服务团队、营销服务团队,选派相关领域的党员干部开展驻链指导。
规划赋能,构筑产业新格局。依托“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进行“土特产”规划布局,推动发展轴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县级层面,着力培育“土特产”龙头企业;镇级层面,推动“土特产”集群发展,打造单链产值超亿元农业全产业链50条,基本实现镇域全覆盖;村级层面,建设“土特产”共富工坊,推动共富工坊深度嵌入全产业链,有效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品牌、金融和数字赋能行动,有效提升了绍兴“土特产”的产业形象,疏通了产业脉络,提高了产业效益。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强化了溯源管理,助力实现优品优价。我市还创新推广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助推黄酒、珍珠、小笼包、茶叶等产业更好发展。全市已建成电商村47个,培育农村电商主体2600余家。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坚持项目引领、改革赋能,做深做透“土特产富”文章,培育单链产值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20条,其中超100亿元3条,实现总产值600亿元,力争在全省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中打头阵、作示范。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