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09/08/content_606179.html
日前,我市举办共建研究院专场技术经纪人培训班,邀请来自全市各共建研究院、科技型企业、高校的91名成果转化技术骨干参与。
此次培训,是我市深化推进“越快转”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以机制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引育、成果赛比等为抓手,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机制方面,我市在共建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试点,实行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对满两年且无正当理由未实施转化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纳入“先用后转”实施清单。同时,积极建设“先用后转”成果池。今年1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研究院工业元宇宙成果池被列为省首批“先用后转”成果池,到目前为止,已有913项元宇宙概念相关科技成果入池,累计免费试用20余次。
浙江新益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自从与杭电上虞研究院邵李焕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将团队的科技成果——智能驱动控制系统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以来,已成功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帮助企业增收近百万元。
我市还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全力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评定市级中试平台8家,建成中试场地14万平方米,集聚试验设备1800余台,汇聚各类研发及工程人才600余名。据悉,我市目前正在加紧谋划部署,锚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计划今年新建概念验证中心3—4家。
成果转化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助力。当前,我市已初步培育技术经纪人700多人,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技术经纪人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技术经纪人联盟也计划于今年建立,定位是搭建起一个集技术对接、经验交流、资源整合于一体的专业平台,有效提升队伍整体服务能力与协作效率。
另外,今年我市出台《关于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纳入创新券兑付范围,鼓励银行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贷”“创新积分贷”“人才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投放科技贷款1253亿元,同比增长10.9%。
根据最新发布的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2024年度,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指数达到177.77分,居全省第4位,较上年增加56.37分,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繁荣技术市场,提升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更多“科研花”结出“产业果”。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