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08/27/content_604303.html
“专利池建立一年多,已有相关入池专利228件。”8月27日,新昌轴承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秘书长陈杭英告诉记者,新昌60多家轴承企业组建了产业专利池,其中新昌轴承龙头企业五洲新春入池专利102件,超过四成。
专利池是一种重要的专利联合运营模式。今年6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印发《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引导和支持各地的专利池建设,推动专利转化运用。
近年来,我市整合行业优质专利资源,成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积极推进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重点打造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联盟6个,成立现代纺织、集成电路、机电装备等15个重点产业专利池,入池专利达2859件,涉及企业532家。
我市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实施“一对多”“多对多”的交叉式许可,同时对接高校“沉睡专利”盘活平台,向专利池定向推送符合行业需求的专利,进一步降低许可交易成本,减少行业“内卷内耗”。截至目前,全市专利池共许可使用556次,受益企业80家。如绍兴文理学院的一项屏幕视频关键专利技术以50万元成功转让,解决了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该技术被应用于智慧屏、视频会议等产品中,获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越城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我市还引入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军企业,开展“专利数据库+专利导航”运营,全方位扫描产业脉络,分析国内外企业技术热点、专利布局、研发趋势,为企业精准研发提供路径参考。目前,已发布医疗器械、轴承制造、纺织机械等4个产业的专利导航报告,实施市级以上专利导航项目20项,助力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121件。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