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412/14/content_563310.html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越城区满载而归,共有9项科技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这样的“批量获奖”是越城区近年来持续深耕科技工作,不断夯实创新力量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越城区全面落实“创改开”“稳进立”建设,深入实施“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和“258”科创行动计划,前三季度,越城区工业研发费用累计共19.83亿元,营收占比达7.2%,营收占比在全市排名第一。同时,完成技术交易额40.8亿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7家,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5家,提前完成指标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05,增速14.6%,增速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65.32%,居全市第二;完成“千项万亿”科创强基项目投资额6.61亿元,完成率达105%。
一连串亮眼数据背后,是越城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加速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强大引擎的决心。今年以来,越城区聚焦大平台,重塑“一城二校三园N点”科创体系,辐射科创园区、企业、科研单位等创新主体,全力勾画科创“同心圆”。
完善平台协同创新体系
去年底和复旦大学确定共建绍芯实验室战略合作后,不到1年时间,这一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创新大脑”人员规模已达60人,其中二维通信与存储芯片测试装置,搭载“复旦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实现国际首次二维半导体芯片空间测试特性。
作为共建研究院的领头雁之一,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今年继续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全省先进微纳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融合设计软件前沿实验室、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械表界面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建成,集成电路、医疗器械领域的5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开放。目前研究院已有常驻人员超500人,成为省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落地越城的重要载体。
在深化共建研究院合作,推进“浙大”“复旦”两校体系建设的同时,越城区还积极布局“三园”平台,打造科创高地。整合利用科创园区产业基金、平台渠道、先导项目等要素资源,推进三大科创园科技项目引进、科技企业成长、科创人才集聚工作,构建全区“大中小+上下游”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体系,目前三大科创园已挂牌。绍兴集成电路科创园大力推进链主企业配套设施建设,已实现绍芯实验室等项目落户西园。绍兴医疗器械科创园融合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综合体、同创数智IC科创园、绍兴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各自优势,形成全链条创新体系,已引进吉因加、佰辰等标杆性项目。绍兴未来产业科创园以低空经济、算力经济及数字化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推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复旦科技园与水木湾区科学园均已正常运营。
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持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越城区科技局等部门以“企业所向”为导,在“促生态”上精准发力,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不断提升科创环境。
提高企业积极性,相关政策是重中之重。越城区迭代升级《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兑现260家单位2023年度科技线经济奖励政策兑现资金3800余万元。并推出《越城区科技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开展“两新”重大成果征集活动,引导企业加大国产替代产品技术的研发,为更多科技产品实现国产化打好基础。
做好对企业的相关服务也是关键。据了解,越城区组织业务骨干设立“1+2+N”首席专员、业务专员窗口,对科技企业成长、科技金融联动、知识产权服务等涉企增值服务做好全面解答,今年以来,累计举办“科创日”活动10次,办件685件,咨询问题546个。
“接下来,我们将在顶层设计、重大项目、体系平台、企业培育、三位一体、增值服务等6方面进行深化,让更多越城企业驶入科创快车道。”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越城区将全力做好科技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围绕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低空经济、黄酒传统经典产业“131”产业体系,谋定细分领域,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生态系统建设,为“首位立区 幸福越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摘自《绍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