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商会新闻
商会公告
新闻时讯
活动视频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新闻时讯>>正文

驻津企业助力最东端最抗冻高铁(图)

昨天,由驻津企业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设计的沈阳至佳木斯高铁牡丹江至佳木斯段(以下简称“牡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牡丹江至佳木斯实现最快2小时10分钟到达,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三地构成高铁环线,我国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进一步完善,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三个地级市首次进入高铁时代。

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我国最东端的高铁,线路南起牡丹江市,终至佳木斯市,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牡佳高铁线路穿越长白山支脉,全线地处高寒地区,冻胀、雪害多发,对工程设计是不小的挑战。”中国铁设牡佳高铁项目总工程师牛永平介绍,“在牡佳高铁设计中,我们全面总结了之前我国高纬度严寒地区高速铁路防寒抗冻的设计建造经验,将多项技术集于一体,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让这条我国最东端的高铁成为目前国内‘最抗冻’的高铁,也为高寒地区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抗冻”的高铁到底应用了哪些先进技术?牛永平说:“比如,牡佳高铁线路地处严寒地区,秋季降雨不易蒸发,冬季易遭受冻害,春季融雪积水更易出现反复冻融现象,因此我们完善了铁路路基的截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顺畅;又对沿线软土、松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保证基底稳定;还在路基冻深范围采用了防冻胀填料,通过一系列措施,路基冻胀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路基结构安全。再比如,我们为沿途大跨度桥梁设置了连续梁钢轨温度伸缩调节器,这样就解决了高寒地区钢轨温度伸缩变形的问题,牡佳高铁跨越牡丹江特大桥中全线跨度最大的72+128+72米连续梁,应用的就是这项技术。”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牡佳高铁的设计中还充分体现了智能与绿色环保。记者了解到,这条高铁全线应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展协同设计,是国内首个实现BIM设计向施工交付并开展深化应用的铁路建设项目,可实现对铁路全生命周期更精细的智能管理。此外,牡佳高铁沿线主要是林地和基本农田,个别地段为优质稻田产区,设计中为了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在林区尽量以隧道形式穿越,平原地区尽量以桥梁通过,有效控制用地规模,节约集约土地利用。

 

                    摘自《天津日报》

相关政府网站:

天津政务网   天津和平区政务网   天津河北区政务网   天津河东区政务网   天津河西区政务网   天津南开区政务网   天津红桥区政务网   天津滨海新区政务网   绍兴市政府   绍兴市诸暨市政务网   绍兴市上虞市政务网   绍兴市嵊州市政务网   绍兴市新昌县政务网   绍兴市越城区政务网  
相关部门网站: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绍兴市工商业联合会  
本站兄弟商会: 成都绍兴商会  

首页 | 会长致辞 | 绍商风采 | 新闻中心 | 商会概况 | 入会流程 | 人才平台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天津绍兴商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北安桥南侧合生财富广场2号楼 17层 邮编:300010 津ICP备1901041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341号